1
披著“神秘外衣”的微信群騙局
●
2015年至2020年期間,李某管理著近四十個微信群,群成員幾十人至幾百人,群里打著“國家政策”的旗號,持續發布如“民族大業養老保險項目”“南寧基金會項目”等多個針對老年人的惠民項目,對老年人最為關注的內容進行循環式、洗腦式宣傳,反復強調前期投入少、回報高。而這類信息核實渠道較少,往往披著“神秘外衣”。被害人多為老年人,抱著投機的心態進行少量投入,想著萬一成真就賺到了。詐騙分子抓住部分老年人貪小便宜的心理,適當給予回報,誘使其逐步加大投入,使其越陷越深。
被騙后,通過拉攏熟人的傳銷式手段使自己獲益,即使某一環節的被害人識破騙局,但為了回本仍繼續介紹他人參與從而降低自己的損失。很多被害人因損失較少,自認倒霉,也有些老年人擔心子女譴責或礙于面子,未及時報案。本案14名被害人,共損失人民幣11.3萬余元。2021年9月30日,法院對李某、孫某均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,并處罰金一萬元。
反詐小提示
社會生活發展很快,而老年人對網絡等新生事物了解不充分,要及時識別打著各種旗號的各色騙子,避免受騙上當。
2
打著“政府”旗號的養老院騙局
●
反詐小提示
3
以“消費”為誘餌的傳銷式投資騙局
●
在某市連鎖購物超市,張某伙同鄭某帶領各店營業人員通過公開宣傳講課,發放傳單、口口相傳等方式,主要吸引中老年人,宣稱該公司在全國有多家養老基地、多家大型超市、多家酒店等,以交錢多少入會享受不同會員優惠待遇吸引公眾投資,鼓動消費即可成為會員,并以高額回報、贈送禮品、免費旅游方式誘惑中老年人投資,誘使中老年人把消費當成一種投資。
為鼓勵發展會員,公司設置了“提成”和“獎勵”兩種積分獎勵制度,每個下線人員通過繳納升級、消費(銷售)、推薦獎勵等方式獲得積分收入時,商城的后臺系統都會根據上下線層級關系自動計算、分配上線各層人員獲得的傭金。截至2019年7月,報案人數共計122人,涉案金額共計人民幣1.15億余元。人民法院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二十年、鄭某有期徒刑十八年,并處以罰金,責令退賠經濟損失。
反詐小提示
老年人缺乏防騙意識,維權意識不足,導致犯罪分子的僥幸心理更強,很多案件中老年人自己留存的被騙證據都不充分,導致維權困難。
文章來源: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法院
云南福九實業旗下APP涉嫌非法集資
通過app在線投資,多種期限保本保息,云南福九實業有限公司推...(572 )人閱讀時間:2023-01-01宣稱普通食品具有保健功效,“老爸優選”涉虛假宣傳被罰!
又一公司在短視頻帶貨領域“翻車”,收到了來自江蘇省蘇州工業園...(672 )人閱讀時間:2023-01-01合肥警方打掉一“玉石投資”養老詐騙團伙 抓獲犯罪嫌疑人46人
近日,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根據“凈網2022”專項行動部署,...(644 )人閱讀時間:2023-01-01用“駝奶粉”和保健品詐騙中老年人3900萬元,東莞一詐騙團伙
12月30日下午,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對一起涉案3900多萬元...(775 )人閱讀時間:2023-01-01